第249章 PUA陷阱-《基因狂徒》
第(2/3)页
四千块钱的课程总共七天,这七天的课程说起来简单:先帮学员买衣服、做造型,接着拍照、修图,发到朋友圈以及陌生人交友软件。
接下来,就要在软件里和海量的陌生女孩聊天,或从街边搭讪,从中筛选可能的人,最后把她们约到酒吧喝酒,如有可能,争取发生关系。
设计这一套流程的原理在于,许多人渴望关系,但又无法获得关系。情感导师们将这种困境的原因归结为外在,比如衣着打扮。
搭讪失败了,也归结为搭讪技术不成熟。
这是痛点,但并非决定性原因,但当他们把痛点包装成决定性原因,似乎就让这件事变得可解决了,这套技术也好像变得不可替代。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导师还现场把手机屏幕投影到墙上,给大家看看他是怎么同时和100个女生聊天的——
在某个交友软件上,导师给自己的搜狗输入法设置了快捷输入,敲三下九宫格里第一排的某个键,就出来一句话“小姐姐你好乖哦”,再敲三下另一个键,是另一句夸奖,哪个女孩回得快,更积极,他就跟进谁。
当然了,快速回复短语并不是统一的,而是应该进一步美化一下,根据每个女生的特点来夸奖对方,欣赏对方。
课程最初都是从打造展示面开始,但很快,学员们的进度就开始分层——
实战环节开始了,大家纷纷在各个交友网站上寻找猎物,网上聊天时,导师还可以帮学员们编好每一句回复,甚至帮他们聊天,抖个包袱、开个玩笑,也许可以把姑娘约出来。
但一见面,一对一相处,姑娘们意识到货不对板,这段关系就见光死了。
毕竟收了不菲的学费,为了防止学员气急败坏,导师们会再次帮忙约些姑娘出来,约会地点通常是酒吧之类。
在酒吧里就能明显感觉到,有些男孩是第一次身处这种场合。他们坐在女孩们边上,绞着手指头,几分钟憋不出一句话。
张小铭试着约女生一起去上厕所——这在他们看来是一个兴趣测试,结果女孩没理他,因此整个晚上他都丧气地耷拉着。
所谓兴趣测试,是整个课程中反复被提到的术语之一。大意就是,要不停测试姑娘对你的兴趣。一起去上厕所,是一件她们只会和关系好的人一起做的事情。她若愿意,就意味着对你有好感,你之后就可以进一步尝试,诸如牵手、拥抱。
但那两三位从家境、经验到谈吐都更优越的学员,根本不需要生搬硬套这些理论。
他们从见面、喝酒、牵手,层层上垒,导师需要做的只是为他们创造一个环境,因为熟悉和有底气,他们在这个环境里显得更自如、放松。
第一次的街头搭讪,张小铭表现得很窘迫——总是贸然靠近一个姑娘,走到身边猛地拍人家肩膀,把人家吓一跳,还没来得及说话,姑娘就跑掉了,他更手足无措了,不知道是该追上去,还是该停下来,只好愣在原地。
导师就教他,最好走到人家前面,再回头,再和人家说话,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能给她们安全感,从后面或者左右突然靠近,都是很吓人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