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徐家的收获-《明国崛起》


    第(3/3)页

    13+15+17=50。

    果然,这个50两的净利润没错。

    这是什么,这是活生生的钱啊。

    外购的利润,都快赶上自产的三倍了。

    徐淮脑子也没坏,他当然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本来徐淮第一次卖丝绸,利润有62万两,扣除维护航线商路的成本,估计也就45万两左右。

    如果全都换上从阿巴里里采购的物品,估计一次的利润,最少就有120万两了。

    120万两净利润......

    想到这里,徐淮咽了一口唾沫。

    作为徐家的掌门人,徐淮可是知道徐家往年收入的。

    120万两...

    已经接近徐家半年的收入,而真正落入徐家口袋的,一年也就约100万两左右。

    做一次,顶一年,这谁顶得住。

    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数字,徐淮沉默了。

    这样做下去,估计只需做上一两年的时间,徐淮就能彻底翻身,并且在整个松江府也能当上头号的老大。

    想到这,徐淮的心,瞬间激动了起来。

    只不过,现在从阿巴商行购买的丝绸,再加上自己产的丝绸,已经超过了徐淮运输的极限。

    徐淮接下来,肯定是要大量减少自产丝绸的份额,尽量使得成本降低。

    当然,徐淮也不能将全部的织坊庄子全都卖掉。

    因为松江府没有哪个人,有一次性的吃掉这么多的份额。

    但如果有这样一个人,徐淮还真想把这这些庄子全都卖掉。

    当然,卖掉全部庄子的前提,就是徐淮必须要和这个阿巴商行,达成更新一步的联系。

    徐淮现在的目标,是摸清楚这个阿巴商行的底细,并且徐淮也要尽量的和阿巴商行达成长久的合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