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大汉军制改革-《大汉王朝第三帝国》
            
            
            
                
    第(1/3)页
    黄巾贼子们只需要大喊一声“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就算是起义了,讲究的还在头上包块黄巾,实在没有也无所谓。
    木棍、树杈就算他们的常规武器,实在没有就在路边搞块石头抓着也算是武装起来了。
    大汉郡县的农民军,属于刺史和郡守临时征召的,装备稍微好一点,也就是手里有把破旧的铁刀。
    他们身上穿的一般都是大汉制式的“布甲”!也就是麻布裁剪成的玩意儿,远远看起来挺整齐的装束,好像真那么回事。但是临战的时候,毛用没有!
    有些郡守长官仁慈大度一些,还会给精锐的青壮装备一些竹甲,也就是用麻绳串起来的竹片盔甲。
    遇到这种长官,已经算是入伍士兵们祖坟冒青烟了!
    至于皮甲,向来只有郡守大人的侍卫和统军大将的亲卫才能配备齐全的!
    而更高一层的铁甲,呵呵,很多武将都没有一身铁盔甲,一般人见过的都不多!
    所以,黄巾军和郡县军是很廉价的,基本上有一口吃的就跟你混了。
    史书之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起义百万义军等说法,但是这些人,聚若浮萍,散似流星,可能仅仅一次营啸,就足以瓦解这样的百万大军!
    所以要想练出真正的精锐,就必须要达到郭嘉所说的条件!
    就是要钱!
    要粮!
    因此,除了将领们的亲卫,真正的强军并不多!
    演义中,曹操阵营,只有虎豹骑才算精锐的职业军人!
    还有刘备的白耳军!
    就连在幽州呼风唤雨的公孙策,也只有不到一千五百人的白马义从是精锐的职业军人!
    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临时抓来的壮丁或者紧急征召的农民!
    这样的人,打打顺风仗摇旗呐喊一下尚可,但是战局稍有不顺,往往就是一场溃散!
    历史上,很多军伍,伤亡仅仅一成就开始踟蹰不前了,两成可能就会转身而逃!
    如果伤亡到了三成,还能坚持战斗的,已经算得上当世强军,领军大将也足以自傲为天下名将!
    也是因此,历史上才会有那些让后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大胜!
    张辽逍遥津八百铁骑破东吴十万大军!
    李世民洛阳城下,百骑破窦建德万敌!
    甚至到了抗日时期,小鬼子动不动百十人,追着国军几千上万部队打!
    原因是一样的。
    这些充当背景板的士兵,实际上只是一群农民!
    最多算是手里拿着劣质刀枪的农民!
    现在,张辽想要推动全军职业化进程,这需要的海量钱财,会直接榨干大汉的最后一丝底蕴。
    “那奉孝你的意见呢?”
    刘辨微笑着问道。
    到底是鬼才郭奉孝,看待事情还是很有一套!
    “陛下、文远将军,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看惯了职业军人的强大,再来看这些郡县乡兵,确实有点不堪入目!”
    “职业军人战斗能力、战斗决心都要遥遥领先于郡县乡兵,两者的战力对比,简直不可以道里计!但是,郭嘉以为,虽然相差悬殊,郡县兵也还有他的用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