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针砭时弊-《嫡女不下堂》


    第(2/3)页

    “我曾在女学留存档册那处看了这些女学生的试卷,全都是满分呢。”杨柒柒说着,笑看向顾韵仪道:“顾姑娘是顾女丞和皇后娘娘的亲侄女,顾家又是诗文传家,想来要诵读这个,必定很简单的。那就请顾姑娘你开个头,诵读《氓》的第四段可好。”

    顾韵仪立时看了顾淞灵一眼,紧张的双手都捏在了一起,支吾道:“太后,太后还没有说话,我……我做什么要诵读!”

    太后看着顾韵仪,缓声道:“那你现在就按照杨女丞说的,诵读第四段。”

    顾韵仪当即便有些发愣,她自然是读书的。可她偏偏不喜欢这个《氓》,所以当时顾淞灵讲的时候,她就听了个七七八八,更是根本就诵读不下来。若是按照顺序,背诵第一段还很简单。可谁知道第四段是什么!

    “桑之未落,其……其”顾韵仪越说,声音便越小。

    杨柒柒问她道:“其什么?”

    同安长公主嗤的一笑,漫不经心的说道:“她背不出来,我们确实也没好好学,考试的时候,顾女丞让我们提前背下来,又可以照着书本对,我们虽然答上了那卷子,可我们多半都背不太下来。这一篇又长,又难懂。”

    太后倒是没什么可意外的,接着问同安长公主方才被打断的话,“所以,你们都喜欢顾女丞这样宽松的女丞,又来跟哀家跪请,免去杨女丞的官职?”

    同安长公主一笑,摇头道:“母后,我虽然是公主之尊,可也明白什么叫做是非曲直。我若不喜欢她,就要直接来同您说。杨女丞到底是您亲自任命的,我们自然要给与她应该的尊敬。就好像尊敬其它几位女丞一样。陈姑娘讥讽、污蔑杨女丞,自然是她的不对。既然做错了,杨女丞罚她戒尺也是很寻常的事儿。这是大是大非,母后教导过我,我也谨记于心。陈姑娘说的那番话,将心比心,谁都不愿意听。便是寻常吵架,都是很重的冒犯。更何况她这样对女丞言语!”

    同安长公主说话声音缓缓地,但字字句句都无比清晰,明白。

    “反正,儿臣没觉得杨女丞有什么错了的地方,若说有错,那就错在她的年纪上。《战国策》有言,‘夫项槖生七歳而为孔子师,’孔圣人都能叫七岁的孩子做老师,杨女丞确实有些墨水,儿臣也很爱听她讲的游记。根本没想让杨女丞离开女学。”

    太后很是欣慰的一笑,当众赞许道:“到底是哀家教出来的女儿,深明大义。”

    旁人再傻,也不会听不出太后实际是向着谁的。

    万春大长公主看着卓莹,问她道:“大丫头,你与同安长公主是一样的?”

    卓莹应道:“是,臣女觉得杨女丞亦师亦友,学识渊博,不想让杨女丞蒙受委屈。”

    跟着,宋国公、韩国公、齐国公、蔡国公几家的女儿,也纷纷帮着杨柒柒说话。除去与顾家颇有些关系的几个姑娘保持了沉默外,其余的人便全都帮杨柒柒说话,都说是陈方月有错在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