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各自两清-《嫡女不下堂》
第(2/3)页
安良等人在一旁看着,忍不住着急地阻他道:“殿下,您要保重身体。”
慕容昭却好像没听见似的,沉默的在雨中走着。雨水落打的他发丝低垂,睫毛沾了雨,一颗一颗的落下去,仿佛是落泪一样。
温瑶葭就好像是母妃留下来的、令他不能割舍的感情和责任。没有了他,温瑶葭等于失去了全部。所以他根本没办法弃温瑶葭于不顾。可杨柒柒呢,她不需要自己,也会过得很好。那么不能给杨柒柒所要的唯一,做什么还惦记她、拖累她。
倒不如彻底断了念头,让她轻松,三个人,或许都不会这么痛苦了吧?
可这样想着,慕容昭的心里,就好像插着一把尖刀一样,疼的有些喘不过气。他走了一会儿,勉强压住这难熬的情绪,最后,终于缓缓的开口,“杨七姑娘的消息,不必再与我说了。吩咐下去,往后但凡是杨七姑娘的事儿,能帮则帮,能让路就让路。还有,把欠归锦楼的账和余杭农庄的粮,折现送去豫国公府。”
谈伏伽一听,心口不免猛跳了两下。
这是什么意思?殿下不是生怕和杨七姑娘断了干系吗?这样做,岂不是一点牵扯都没有了。
谈伏伽犹豫着提醒慕容昭道:“殿下……”
慕容昭冷声打断了谈伏伽的话,“什么也别说,照着办就是。”
谈伏伽不敢再说什么,回头看了一眼温瑶葭的屋子,暗叹温瑶葭手段高超。
在这个夏日,最热的一天,杨柒柒收到了慕容昭让人送来的银票匣子。
里面附着一张纸,上面是用清俊的馆阁体写的一行字:如卿所愿,各自两清。
杨柒柒修长的手指,拨动着匣子里的银票,眼波是淡淡地。
竹意不明所以,好奇的问杨柒柒道:“难不成十一皇子同十三皇子一样,知道了三公子的事儿,怕姑娘没银子花,特意送了银子来?”
杨柒柒的瞳仁儿有些涣散,波澜不兴地说:“没有,这是十一殿下在告诉我,咱们两人,两清了。”
她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莫名酸涩,这原本是她所期待的,该为之轻松的,可心里莫名的就是难过。杨柒柒觉得,这种没着没落的情绪实在是太可怕了,她求仁得仁,还在难过什么?
七月流火,靡靡秋日转瞬而至。
慕容昭没再踏足过豫国公府,杨柒柒在孝期,也鲜少出门。
偶尔地,想起慕容昭,杨柒柒会安慰自己的想,两清了也挺好。
到了八月十四,离家五个月的杨景谏回了杨家。不过他不是自己回来的,而是在夜里,被李康平带人悄悄从百戏楼给押回来的。
他被押回来这件事,自然是杨柒柒差人给李康平透了风,李康平家的自然不会瞒着李夫人,把有人在百戏楼看见三少爷的事儿悉数告诉给了李夫人。李夫人还不信,让李康平去查看,杨景谏就这么被李康平逮了个正着。
这样的好戏,杨柒柒当然不能落下。杨景谏被带回来的时候,她拿了两万两银票和杨景谏前后脚的到了李夫人的院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