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尴尬失误-《嫡女不下堂》


    第(2/3)页

    太后用手触在细滑的墨块儿上,缓缓道:“江州的松烟墨,贵比黄金,可遇而不可求。”太后说话的神情有些唏嘘,似乎在感叹什么。

    杨柒柒一笑,道:“师傅还给了我一块,您若是喜欢,我让人这就拿来。”

    太后连连摇头,“我平日又不写字,哪儿用得上这个?你师傅就没给你那些师兄弟都送一块?”

    “柳大家如今已经不制墨了,师傅今次就得了两块。”杨柒柒恭谨地回道。

    太后竟有些开心的笑了笑,与杨柒柒道:“你师傅果然很疼你!”她说着,招呼了蕙绸,让她亲自将这块松烟墨妥善收好。

    杨柒柒暗想,太后平日不写字,师傅送了这墨来,竟让她欢喜成这样。若说两人从前没什么,她一点儿都不信。

    “你写的那些游记,文辞清新,见解独到。与古往今来那些男人写的大有不同,感官比喻极尽细腻。”太后笑眯眯的说着,这模样,就像是寻常人家的祖母一样,“我瞧着,全可以拿到书肆里去售卖的。只不过我想着,你是士族千金贵女,不该沾上这些铜臭气,应该更矜贵一些才对。倒不如咱们印几册,送给京中世家的贵女们。”太后这语气,竟像是在同杨柒柒打商量一样。

    杨柒柒愣了愣,有些受宠若惊地说道:“印几册?”

    太后点头,笑的是兴致高昂,“等过完中秋,女学开课。就好好的印上几册,算是开课礼。我还想着,要印的精致好看。还有书签,装书的匣子,都要是独一无二的。你说,书名就叫《容与集》可好?”太后这语气,竟像是十来岁的少女一样,兴冲冲的,连着眼睛里都闪烁着灼灼亮光。

    杨柒柒猜想,这说不准也是太后年轻时的心愿吧。太后平日里对她格外照顾,尽管这照顾是出自对裴信的某种隐秘尊重,她也太应该投桃报李了。她连连点头,凑趣的陪着太后说了许多,也提了许多建议。

    太后心血来潮,索性让人给豫国公府递话,留杨柒柒在宫里小住几日。

    宫里送来太后要留杨柒柒小住几日的信儿时,李夫人正躺在榻上。她被杨景谏气了那么一通,心口还真有些隐隐作痛。听见这个话,不禁支着身子坐了起来,道:“这丫头是怎么做到的?太后竟肯这样抬举她。”

    这两天李康平家的因为做错了事儿,李夫人不大理她。这会儿听见主子开口,忙接言道:“之前太后身边的蕙绸姑姑来跟老祖宗说,七姑娘前途不可限量。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照着这个隆宠,您说太后会不会插手七姑娘的婚事?”

    李夫人眉头紧锁,没说话。

    李康平家的又道:“永平侯府可是明里暗里提了两三次了,当初您认下七姑娘不也有让她替三姑娘顶那婚约的意图吗?”

    李夫人心烦意乱的说道:“这些还用得着你说!太后若是当真要插手那丫头的事儿,岂是我能拦得住的?”

    李康平家的忙提醒她,“到时候是拦不住,还不如眼下早早准备。大姑娘已经同信阳候家的二公子议亲了,这就是板上钉钉了。二姑娘自有三夫人操心。您看咱们三姑娘也十四了,明年就要及笄,七皇子也到了年纪。您到不如催一催贵妃娘娘,早日替两人定下来,也免得夜长梦多。”

    李夫人连连点头,“我被那死小子气的都浑忘了,只不过大姑娘和信阳候家的二公子,只是口头上定下的,眼下陆家也没个声响,倒是该给信阳候家的夫人提个醒儿才是。”

    李康平家的极有眼色的应道:“奴婢这就去给信阳候夫人下帖子。”

    杨玉妍原本要来给李夫人探病,她到时,正听见主仆俩商量着要给她和七皇子定亲的事儿,杨玉妍臊的满脸通红,只怕进门尴尬,转身就去了大姑娘住着的玉光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