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太上皇昏庸-《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2/3)页
    殿内,皇上大发雷霆。
    “北静郡王是何意?安敢如此焉。”
    忠顺王,史鼎,刘一儒都沉着脸,脸色十分的难看。
    他虽然压下了金州将军的功劳,并不是对金州将军有看法,反而是出于一片公心,实则有维护之意。
    现在北静郡王这么一闹,却坐实了他打压金州将军的意思,显得自己成了坏人了。
    “此人混账至极。”
    最令皇上恐惧的是,太上皇竟然没有阻拦。
    要知道他前番,也是猜到了太上皇的想法,才顺着太上皇之意做的。太上皇难道是故意引诱自己这么做的吗?
    很有可能。
    嘴角颤抖,皇上睁大了眼睛,眼神透出了无助,惶恐,下意识的看向忠顺王,自己的亲叔叔。
    忠顺王满腔的气愤,恨不得把北静郡王大卸八块。
    一则恨他敢有不臣之心,二则恨他为了私利而误国。
    金州本来就孤悬海外,唐副总兵独领金州,有其实却无其名。
    而按照他的计划,到了给其名的时候,要么派人去分权,要么把他调回京师改为它用。
    如今此人在金州名实俱全,再无制衡,实乃谬策。
    “我要见太上皇,请他收回成命。”
    忠顺王沉声说道。
    史鼎摇了摇头。
    “事已至此,不要再违逆太上皇了,我会写信去给大兄,通过他和唐清安解释一番,告知皇上对他实则有爱护之意。”
    刘一儒一言不发。
    如今他更加坚定,勋贵不可靠,只会误国。
    等到了皇上掌握大权那天,就是清扫轮廓,恢复清明之日,现在他有耐心等。
    玄真观。
    “小友,你最近来的可勤,可是有出家之念?”
    贾敬打趣道。
    “我是来求大师指点迷津的。”
    陈德言笑道。
    “朝廷之策一连三变,先是有要处罚我兄之意,才确定了不赏不罚,突然又赏了。
    我前番听大师说,不赏不罚才是对我兄有利,如今突然又赏了,因此深感不安。”
    贾敬闻言,笑容逐渐消失。
    一股埋怨之心升起。
    太上皇擅权,爱权,重权。
    贾敬已然认定,太上皇才是如今大周最大的毒瘤,所有问题的根源所在。
    旧事不提,派系不提,忠顺王才是老成之见,有利于国家之言,而太上皇竟然推出了北静郡王。
    他想要干什么?
    国家还能经得起他再一次的折腾吗?
    辽东需要放权,但是也需要制衡。
    就像辽西,有个辽东节度使,然后有个辽东经略,这才是治国之策。如今金州才新收复,孤悬海外,用前番御史的奏疏的理由,不赏不封才是上策。
    朝廷上下一心,全力支持辽东消除蛮族大患,然后才是赐名金州将军,同时分其权的时机。
    太上皇。
    昏庸至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