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宋氏望着面前少年坚定的眼神,不得不败下阵来。 “好好,四郎不要算了,你大哥那边,我会操心,就不麻烦你了。” “那四郎就替大哥谢谢太妃了。” 宋氏望着转身离去的高长恭,像泄露去的皮球,愁眉苦脸起来,想在月韵苑留个眼线,咋这么难呢? “太妃,四公子自小清心寡欲,还没有开过荤。” 宋氏身边的贴身婢女,忙安慰宋氏。 “等以后四公子大婚后,开了荤的男人,在他妻子来癸水,或是怀孕临产时,太妃再送人过去,那就会水到渠成。” 宋氏点了点头,心里想的却是另外的事。 “恐怕是荥阳郑家的那女子,把他迷住了。” “太妃何以此言?” 宋氏凉薄的嘴唇微微上翘,蔑视的看了一眼身边的心腹。 “一个即将大婚的人,还赖在未婚妻的老家,不想回来,你说没有迷住?” “听跟随二公子去荥阳,叫四公子回来的人说,那个女子,在四公子受伤时,日日衣不解带的伺候在旁边呢。” “衣不解带?恐怕是宽衣解带的伺候过了。” 两人小声嘀咕着,让人叫上那两个女孩,不甘心的离开了月韵苑。 宋氏带着那两个女孩离开后,这消息很快传到其他房中。 二房中,高孝珩的娘亲王氏,亲自端着一盘杏仁,来到了儿子住的偏殿。 走进偏殿里,却只见儿媳崔吟。 崔吟来自博陵崔氏,生得清秀美貌,只是太过文静,不爱言语。和给孝珩结婚多年来,夫妻两个,相敬如宾,从来没有犟过嘴。 妾室出生的王氏,也倍受儿媳的尊敬,对这个出生大族世家的儿媳,王氏是非常的满意的。 但时间一长,发觉儿子和崔吟,太过相互尊敬了,不免有点责怪崔吟不会哄自己的儿子开心。 “王妃,这是太妃送给冉冉的项圈。” 随行的婢女,双手奉上了一个精美的盒子,盒中那根金色的项圈,刻着细密的花纹,做工很是考究。 “儿媳替冉冉谢谢母妃。”崔吟连忙拜谢。 望着孤零零的崔吟,王氏奇怪的问: “孝珩呢,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他在书房里画画,儿媳怕影响他,就一个人在这里替他看着这些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