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自从八年前,大将军和自己的夫君,为两个孩子定下了亲事后,虽然大将军的突然被刺杀,让这门亲事,变得有点不摇摆不定,但王令瑜,却是一直没有放弃置办嫁妆。 经过八年的置办,郑楚儿的嫁妆,早就备齐了。 但是,因为嫁的是大齐第一皇亲贵戚,随嫁的人,就成了难题。 按自古以来的婚俗,嫁入这等显贵之家,随嫁的姑娘,得好好挑选。 所以八年前,王令瑜就已经捡着脸盘子可以的,就替自己的女儿,选好了四个婢子,这四个婢子,就是弄琴、司棋、知书和如画。 为了以后能笼络住姑爷的心,四个婢子从小就随楚儿读书、画画、学琴。 没有办法,那等门第的人家,不管是侍妾还是通房,女方家都是要提前备好的。 如果以后自家的女儿身体不适,她带去的人,就要替她伺候夫君。 特别是,如果自家的女儿得不到夫君的欢心,那带去的人,就要帮着想办法笼络夫君,不然,被外人趁机邀了宠,日子就不好过了。 王令瑜想到自己的女儿,今年才有十四岁,这个岁数,在汉族人家,出嫁是早了点。 但是,在以鲜卑族自居的高家(娄太后是鲜卑族,高祖皇帝是汉族),早到了婚嫁的年龄。 但十四岁的女儿嫁过去,却不一定有生育的能力,而皇家贵戚,把子嗣看得很重,早婚早育,是大齐的风俗,更是皇族的希冀。 不过这一切,王令瑜已经为女儿想周到了。 弄琴和司棋,已经十六岁了,这个年龄,是容易生育的。 而知书和如画,今年一个十二岁,一个十一岁,如果姑爷喜欢更小的,她们俩人就行。 往好处想,小夫妻俩感情不错,但六七年后,总有感情不浓的时候,到时,知书和如画,正是十八九岁的如花年龄,也能笼络住姑爷的心。 王令瑜想到这些,便已来到了郑楚儿的房间。 母女俩都坐下后,王令瑜看着自己的女儿,越看越舍不得。 “楚儿,母亲给你说个事,以后嫁到高家,可不能使小性子,耍小孩子的脾气,弄琴司棋她们,你不能管得太严………” 郑楚儿把头擂在王令瑜的胸前,调皮道:“偏不,他还能吃了我不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