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神中识海-《大明抄书人》
            
            
            
                
    第(1/3)页
    停下笔时,已写满六张纸。
    “多谢方道长!”
    张锦喜出望外,将手一抚,便有一道清光漫过,将字迹烘干,才将纸张小心折好收起。
    “编书局首功,当归方道长,我欠方道长一个人情。”
    张锦恭敬行一礼,诚恳道:“我在燕京城里,大小有些人脉,方道长若有所需,直管问我。”
    就等这一句。
    方休心中一笑,故作思虑片刻,才迟疑着道:“我倒是的确有一事……”
    “方道长但说无妨。”
    张锦痛快道,半点也不犹豫。
    “我俗家的亲人,亦是儒门学生,希望张编辑能照拂一二。”
    方休求人办事,也十分客气地拱手行礼。
    不指望你是燕京城谁家大少,但既然能主持编书局,肯定在儒门四院能说上话。
    吴品入良乡书院已是无虞,却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举荐衙门,又猴年马月方能官印加身。
    姐夫早一日当官,自己好早一日鸡犬升天。
    这才是正路。
    “不知方道长俗家是哪里人士,哪亲人又叫什么名字?”
    “良乡县,吴品。”
    方休平淡道。
    便是以一阕明月几时有名扬燕京城,令除此词外余词皆废,孤篇盖中秋的吴品!
    “此事包在我身上,我马上便去安排。”
    张锦记下名字,又行一礼,便告辞离去。
    倒把方休看得一愣。
    你小子,是不过中秋不读诗的吗?
    编书局是什么衙门,有什么重大公务要办,竟这么忙?
    没奈何,送走张锦,方休继续抄书。
    入夜时,抄完一本《昆仑坐论》。
    这本书是记载吕祖、荒佛、姬武、丘圣四位人祖先辈在昆仑山论道的典故。
    四人讨论天地法理,各有不同见解。
    吕祖认为天地法理便是三千大道。
    荒佛则认为天地法理在三千大道外——他称之为三千佛外,还有唯一真谛,智慧。
    姬武说天地法理就是我!
    ……
    四人虽然谈不到一块去,但也借坐论的机会,将各自学说去芜存菁,留下道、佛、武、儒四门传承。
    便是如今天下四门的来历。
    除四门之外,其他学说一律只算旁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