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转圈打量着院子,口中喃喃道:“真好,自家的?真好啊。” * 沈小棠盘坐在榻上清点堆积成小山的铜钱,拿了个本子出来,想记点什么又无从下笔。 只好折了一把草叶子,用最原始的办法计算开支和收益,算了半天越算越糊涂,索性瘫在床上,自暴自弃。 韩宗泽搁下书,见她折腾了一上午也是有趣,捏着她的鼻子问。 “娘子考虑好了吗?要不要雇我做你的账房先生。” 沈小棠烦得厉害,打开他的手:“不考虑,练字去。” 要是成年的韩宗泽她兴许考虑一下,这个小不点自己能将数查明白就不错了,还算账? 韩宗泽提笔在她的小本上记录着,支出记在左边,收益记在右边,用右边的减去左边的,便是利润。 她不识字,他便画上图案做标记,猕猴桃是椭圆里加六个点,山楂是小一点的圆圈,苹果是大一点的,柿子便是矮趴趴的葫芦形状。 每样卖了多少斤,得了多少钱,还余多少斤都让他写得明明白白。 “这猕猴桃干我们当初晒的少,存货只剩十斤了,回去还得晒。这桃脯果脯价钱高卖的少,还剩三百多斤。这山楂便宜卖得也快,尤其是白糖山楂丝都快卖光了。” 沈小棠点点头:“许是人们觉得,这沾了白糖的比较划算,看来当初做了一百斤,还是少了些,得再做。” 他将那些需要补货的都画了圈标记出来,沈小棠不识字,听他拆开揉碎了讲。 三日大促赚了八十二两银子,活动结束后卖得差些,头天还能卖个十两,第二天连六两都不到,估计以后也不会太高。 “原本再赚三十七两就回本了,你斥巨资买了驴车,还得挣七十二两才能回本。” “算没算置铺子的钱啊。” 他掐着手指:“那就得一百五十二两,娘子这钱可有得赚了。” 算得还挺快,看不出来她这小小账房先生还挺能耐。 韩宗泽发愁地看着账本:“这柿子卖得也多,怎么就不见少呢?”他往院子一瞧,四千斤柿子不动如山。 “谁让你将柿子变得那么大,一斤重的柿子你恨不得变成十斤去卖。折腾这么久才处理了六百斤柿子,我看单是库房里堆的柿饼都不止六百斤。更别说柿子了,乍一看像有三千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