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四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乐队的盛夏》
            
            
            
                
    第(2/3)页
    甚至他完善的表达出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隐藏在文字中,原本需要读者自己去细细感悟才可以体会到的那些深层的含义。
    现代人毕竟和古人受到的文化教育不同,一些在古人眼中稀松平常的文言文载体,在经过现代白话文教育的人眼里,已经有些晦涩难读了。
    叶未央这样将原词中蕴含的道理,揉碎掰裂的用更通俗的白话文唱给听众听,其实就是一种对《定风波》的现代“注解”。
    「英雄皆寂寞,铮铮铁骨尚有柔情」
    「时光无心,留不住奔波的身影」
    「愿不负曾经,半生爱恨岂无凭」
    「万籁俱寂,梦里长歌还未静」
    叶未央的声音温柔又坚定,好似代入着苏轼的视角,在细细回忆着他点点滴滴的英雄一生。
    苏轼是一位人生经历非常坎坷的人,一生经历了三贬三起复,一生客居多地,最远被贬到过儋州,他的人生充满了沧桑坎坷。
    但是,他依旧笑看人生,依旧豪迈应对生活!
    想到这些,叶未央紧握着拳头,用力的挥舞了一下自己的襕衫长袖,将自己代入到苏轼当年写下这首词的意境中,豪气万丈的用粤语继续唱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从容、豁达、豪迈全都从叶未央的歌声中传递而出!
    “打”“且”“轻”“任”四个重音字,全都被他拖着长重音而唱,几度豪迈情怀,几多英雄尽在这四句词之中。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我的竹杖和草鞋轻捷得也能胜过骑马,还有什么可怕的?
    穿着一身蓑衣,就算有风吹雨打袭来,照样也能过好我的一生!
    叶未央穿透力极强的粤语唱腔,立马就将观众们拉回了苏轼面对的那个风雨吹打的遇雨日。
    当时写下这首词的时候,正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
    此时,已是他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的第三个春天,经过一段时间的凄凄惶惶,苏轼终于调整好心态,淡然面对这一次差点被杀头的人生打击。
    他曾是天之骄子,却从跌落凡尘,他曾高居庙堂,却落魄江湖。
    但是人生挫折并没有彻底击垮他。
    他依旧可以笑着面对人生。
    摸着自己的胸膛,叶未央收敛了几分豪气,但是却迸发出了更多的豁达与潇洒,大气的继续用粤语唱起了下阕。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