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章 识人相面-《神秘让我强大》
            
            
            
                
    第(1/3)页
    入城之后,闻人升跟着李辛,来到一户六进的大院落门外。
    李辛刚刚来到门口,正在门前屋廊下坐着的几个帮闲,就赶忙起身。
    “见过李先生。”
    “嗯,通告一声,就说我回来了。”
    李辛对这些帮闲不假辞色。
    很显然一个举人的身份很贵重的。
    那些帮闲立刻一路小跑,先去门房通告。
    门房走出一个老头。
    “李先生回来了,老爷说了,您一来就到书房见他。”
    “好,这是我的侄子李浩,烦请安排一下。”
    “好说,好说,请跟我来。”
    闻人升随后跟着那老门房来到了一处耳房住下。
    他当然不可能直接去见巡抚,肯定是等待李辛见过巡抚,等待巡抚召见,才能进入。
    此时,他在心中开始盘算,该走哪一条路。
    明末类型的世界。
    想靠众民起家,有这么几条路。
    一是流民起家,李自成是典型。
    二是走海商路线,郑芝龙是典型。
    三是走左良玉路线,也就是军阀路线,发展地盘,当曹操。
    其他路线还有几条,但都没有在历史上证明过自己。
    不值得依靠。
    而且不能使用超过这个时代的理念、技术。
    那就只能用这个时代已有的技术。
    其实也足够用了。
    此时的西方已经有了成熟的火器战术。
    积累银两,收纳流民,靠着训练大量廉价的线列兵,靠底层军官和皮鞭,还有相对充足的伙食军饷,来让他们服从军纪。
    只要交换比一比一,就没人是自己的对手。
    但前提是要经商经营的好。
    而这个时代的经商,必然需要有官府背景,没有官府背景,那就是地里的韭菜,真真是肥了就割。
    没有一点例外。
    有多大的官府背景才能有多大的生意。
    生员能开几个铺子,举人能占几条街道,进士能跨几个县,藩王能占一个省,太监、阁老又能占几个省,都是有着一个个看不清楚,但又模模湖湖的规矩。
    没有这上面的背景依靠,那就是开玩笑。
    至于想靠着公平买卖,商业创新,发明创造,效率提升……赚钱,那是觉得大牢不够装人的。
    这里可真是死几个人毫无影响的。
    从这一点上,就能知道现代的商业环境有多友好。
    闻人升仔细想了想,以他现在的条件,还是走军阀路线比较舒服。
    一来起家快,二来风险低。
    流民不用说了,和李自成一样出身的,一样经历的,不知死了多少。
    死亡概率是三者之中最大的。
    海商也不用说了,郑芝龙的心腹勇将,都在跳帮海战中,被人用渔网直接憋屈地杀了。
    倒是军阀路线,还真危险不大,经营家丁,打不过就让家丁护卫着逃跑。
    只要有兵有马有家丁,就是逃跑了,巡抚总督也不会杀你,还要依靠你。
    当然前提是还有钱,还有地盘,有宗族,能让朝廷相信,能让朝廷顾忌。
    就像李成梁,8000家丁纵横辽东,勾连上下,称霸一方,多少人弹劾他要谋反,结果也是没事。
    能做到这一点,一是手中有兵有钱,二是朝中有人,三是时刻有战功可报,没有战功就自我创造。
    养寇自重也是重要一环。
    总之把朝廷忽悠得不行。
    上下全是他的人,他的家族之人,他的义子,他的家丁。
    最后导致任何一个外姓总兵来到这里,都坐不稳。
    朝廷即便能罢免他一个,但没有能力整体换血。
    因为朝廷到他那时候,官员的执行力早就没有开国之初的强悍,那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只要他没有造反,那就凑合着过。
    而李成梁也的确没有造反,却养出了造反的人。
    闻人升想了想,自己该怎么效彷。
    嗯,多生小孩。
    现在15岁,15岁就能纳妾生了。
    一口气纳妾3000个,一年之后,就有3000个娃娃。
    经营15年,全部安排到军队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