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许攸是最早一波,且一直致力于造反的社会精英。 他当年事败后,面临追捕,得到袁绍的庇护,之后就一直在带头大哥手下打工。 他多年来始终用表字称呼袁绍,而不像其他人用官称,敬称。 “兖州当下要防备淮南,防备凉州,防备荆州。 曹孟德能聚集的兵马,最多不超过十万人。我冀州兵马多过兖州倍许有余。” “曹操在对岸构建防线,本初你可以用兵在沿岸拖住曹操的主力。” “而后另出一路,去奇袭兖州首府昌邑。” “曹操的兵马调度中心,后勤辎重,兖州的要员,大都在昌邑。击昌邑,会让曹操四不得顾,加速其溃败。 只要攻破昌邑,兖州一定会输。” 袁绍和拒绝沮授,田丰时一样,直接拒绝了许攸的献策: “你和沮授,田丰,都没想清楚一个问题。” “你应该知道曹操善于权谋变化,若论及诡兵,用奇之道,谁能比的上他?” “既如此,就该正面汇聚优势兵力,一举击溃他的中军,让曹操所有的阴谋诡计都用不上,逼他与我正面交锋。” “你建议奇袭昌邑,那么重要的地方,曹操会没有防备?” “你的计策是在和他比谁更会用奇兵,你觉得自己是他的对手?” “我为什么要拒绝沮授和田丰,因为他们俩的计策都侧重防守。 那就给了曹操尽情发挥用兵的机会,和你说的是一个道理,让曹操尽展所长,能守得住?” “对付曹操,就该集中兵力,以堂皇之势,正面溃之!” “此战我已有万全的准备,必能败曹操,其余话不用再说了。” 袁绍说的其实很有道理。 许攸的献策或许有可取之处,但很冒险。 昌邑的重要程度,曹操不可能毫无防备。 如果偷袭失败,反过来坠入曹操的圈套,对整个战局非常不利。 所以袁绍决定用正兵,利用曹操需要多线布防,不敢调集全部兵马的劣势,逼曹军决战,规避了曹操各种奇兵诡计的用武之地。 历史上,诸葛亮出祁山,魏延也献策,提过类似奇袭的建议,自告奋勇,想带一支奇兵袭长安。 但同样被诸葛亮拒绝,可见袁绍虽然不长于用兵。 可他看曹操看的很准,决定没有大问题。 不过袁绍的拒绝,让许攸相当气愤。 他最早跟随袁绍,如今冀州数次权力变更,他许攸却一直在原地踏步。 此刻尽心尽力的献策,又被拒绝,许攸横了袁绍一眼,默然不语。 平丘。 曹操到来后,安营扎寨。 当天晚上,荀攸也从南边回来,到曹操所在处聚集。 荀攸进入大帐时,曹操坐在主位,身侧是贾诩,郭嘉,典韦,许褚,曹仁等人,还有一个荀攸不认识的青年,模样俊秀。 众人聚在一起吃烫食,也就是后世的火锅。 荀攸进来,曹操招招手: “公达连日奔走,最是辛苦,帐内地方有限,委屈公达与我同席如何?事情还顺利吗?” 荀攸来到曹操身畔:“很顺利。” 曹操让人拿了副碗筷,与荀攸用一口锅涮菜吃:“既然顺利,就到了开打的时候。传令于禁,开始用兵。” 又道:“公达给我们说说详情。” Ps:求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