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丰子的不情之请-《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第(2/3)页

    “自此以后,人人通用的身外之物,因其便利性,正逐渐取代‘气’的存在。”

    “而陛下的新政,贫道可以遇见到,将会大大加速这一进程。”

    “此事于国于民皆有大利,就像损不足而益有余的人之道,任何人,包括贫道在内,只能为其助力,无法阻止已然形成的大势。”

    长长叹了一口气的三丰子,端着茶杯,望着皇帝,默然不语。

    而王迪这边,听闻张三丰的回答以后,心中略微有点慌乱的他,大概有点明白张三丰想要表达的是个什么意思了。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道,就像熵增定律,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那样,其总稳定度应该是不变的。

    别管是光明大道还是歪门邪道,涉及到天地万物的大道,其相加总量,就是那些,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但是张三丰口中所讲的‘气’,也许…就是后世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灵气,因为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多及工具的取代或是科学的出现,正在慢慢变得稀少。

    结合张三丰的解释,王迪甚至有个大胆猜测。

    如果几千年的人类先祖坚持走自身修炼路线,如果最关键的‘气’没有减少,也许……

    曾经事事讲究唯物科学理论的社会,将变成一个人人如龙炼气横行的唯心国度。

    一拳可开山,飞天遁地,集天地伟力于自身而非外物,也许真能实现。

    联想至此,回想起后世常常提及到的“灵气复苏”一词,王迪思量片刻后讲道:“三丰子道长,吾认为,无论是‘气’亦或是身外之物,它们终归都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

    “最重要的是,吾认为,‘气’只会衰弱,却不会真正消散于天地之间。就像你们道家常说的那样,阴极必阳。待到末法时代一过,天地间的‘气’,定像潮起潮落的海水那样,再度复苏。”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嘛。也许几千几万年过后,如此这般反反复复几次过后,到了那个时候,人类将掌握‘气’与外物平衡共存的关键所在。”

    因为长期接受唯物思想教育,所以在王迪看来,现如今科学带来的进步,谁也阻挡不了。即便没有他的乱入,末法时代,也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况且,选择更为便利的工具,而非人力,这也是几千年,人类先祖自己做出来的选择。

    最重要的是,在王迪看来,就算他现在称霸全球,效仿始皇帝那般整上一次波及全球范围的焚书事宜,将火器火药及数不胜数的代表着先进技术的顽意全部销毁掉,甚至来上一次史无前例的大屠杀,怕是也无法阻挡张三丰口中的大势。

    “陛下有此想法,实乃天人之智!”

    从口中讲出的这句话,三丰子是由衷发自内心的感慨。

    全程细细打量皇帝这么久,他愈发肯定李代桃僵被取而代之的皇帝,有极大可能是位生而知之的天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