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旦将其恢复,这几处军镇,在他的眼中,可谓是相当鸡肋! 因为,这么多年以来的事实摆在这了…… 这些军镇,人少了,不顶用;人多了,别的且不说,仅是粮食补给,就是个大问题。 单靠屯田获取的粮食,最多也就支撑半年而已。 剩下那半年时间,三五千人的口粮补给问题,完完全全就得依赖着大后方了。 一旦发生大的战事,这几处军镇,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当真是围点打援的活靶子。 “嗯…此事不着急,朕只是有这么个想法而已,待到大宁卫还有东胜卫重启之后再议也不迟。” 话虽如此说,不过王迪是不会放弃这几处军镇的。 没了孤悬在外的这几处军镇,宣府、大宁卫这两处国门,便如同腹地一般。 虽说这些重镇很难被攻破吧,但王迪他本人,始终抱着御敌于千里之外的心态。 况且,与王翱只关注到浪费国力有所不同,王迪还巴不得浪费点国力呢。 远洋通商入账的大笔银钱,他得想法花出去,以此拉动大明朝的内需,提高大明朝的市场活力,而非进了口袋就此存起来,像个守财奴那般天天看着玩。 至于怎么花才于国于民都有利,那还用问吗? 华夏优良传统,搞基建啊! 这几处孤悬于外的军镇,王迪不光要重启,还要将其扩建,将其变成大明与寇虏甚至是女真人的货物集散地。 只要有钱可赚,那无需他再颁发什么额外旨意,那些鼻子灵光嗅到银钱味的商贾们,自动便会聚集于此。 只要人员往来频繁了,王翱担心的补给困难一事,便不足为虑。 人多以后,紧随其后将其扩建,在里面置办上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售卖大明朝乃至来自全世界的所有珍奇物品,再搭配上儒家的洗脑教化…… 王迪要以此来慢慢消磨寇虏还有女真人的野性,争取在二三十年以内,便能将首批白眼狼,类化成服从命令的看门犬。 不过这得有个前提,那便是明军的威慑力,足以令寇虏不敢轻举妄动,生不起杀人越货的愚蠢念头。 新军的设立,在王迪看来,便足以应付此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