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又让杨旭意外的是,这两个老板居然也淡定的一比,丝毫没有担忧之色,同时脸上的喜悦也并不是特别的明显。 杨旭就纳闷儿了:难道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也是稀松平常,见怪不怪的? 当然! 杨旭根本不可能知道,不管是打字机投资入股的几个老板,还是自行车或者印刷板联系到的投资商,实际上都是有人在暗中安排的。 而安排这一切的,就是杨广本人。 一方面,是杨旭的这些玩意儿确实不错,杨广从杨安那里知道后,就想着帮杨旭宣传推广开来。 可是他又不想做的太明显,太张扬,让杨旭怀疑到自己,怀疑他的身份。 所以才采取迂回的方式,找人来支持杨旭,帮他扩展生意,帮他做大做强。 另一方面,杨广也是在留后手。 杨旭只要赚钱了,他这个爹自然也就有钱了。 杨旭赚得越多,他能得到的就越多。 如果能够将杨旭的生意做遍全国,到那时,规模大的甚至可以形成一个金钱帝国。 那自己还怕国库空虚,没钱发军饷去征讨高丽? 杨广终究还是有着自己的打算。 但这一切,杨旭是不可能知道的。 杨旭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之后,立即开始进行分工安排任务。 黄老板负责厂房的布置和设备的准备,赵老板负责招人和采购原材料。 至于杨旭本人,负责提供技术人员和设计制造方面的建议。 总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很快打字机生产的事情就落实了。 按照初步计划,三天后就可以正式投入生产。 而从八月十九开始,到八月三十这十一天的时间,目标是准备生产出三千台打字机。 虽然看上去挺有压力,可是杨旭对此相当有信心。 一万台打字机,按照现有的规模来看,一个半月就可以搞定。 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运送,保证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一切安排妥当,杨旭直接让杨安去负责与两位老板的协同工作,而自己则留在府中,研究他的图纸,看看有没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 毕竟随着大家的需求不断的提高,打字机所拥有的功能就会受到限制。 套用电子产品的模式,是应该不定时的进行更新换代,这样才可以长久下去。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失,杨旭并没有急着出去,而是认真的在房间里看图纸,画草稿。 可以说,高考前的复习杨旭都没有如此认真过。 天色已经快要暗淡下来,杨府外甚至已经可以听到急促的脚步声和一阵又一阵烟花爆竹的声音。 然而杨旭依旧沉浸在自己的研究当中,非常认真,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杨旭只感觉背后有一阵凉风吹来。 他还未来得及转过身去,一个熟悉的声音便从身后传入了耳朵。 “这么晚了,不准备去赏花灯,游船河,这是我认识的旭儿吗?” “爹!你竟然回来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