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回,夏承荫可是准备充分的!早在他决定请这帮人来留月阁之前,就在筹划、如何利用这次宴请,提升自己的地位!除了用美酒美色拉拢教员教工同学,更重要的还是才华! 所以他休沐前的10天里,让校外的随从们也憋了10天——啥也不干,专门给他创造新的诗作、歌赋,还有曲子。 太平时代,琴棋书画、诗词曲赋都是文艺必备,才华加分项。夏承荫为了塑造自己的人设,要面面俱到! 所以曲子么,他是早有准备!三首,是手下“智囊团”中深谙音律者所作。一首轻曲(类似流行歌曲,小调,可以填词唱出来的),一首民歌(具有南方古楚地特色的曲子),一首大曲(需要多种乐器合奏,相当于汉域特色的交响乐)。 这三首曲子应付不同场合,按理只要拎一首出来,就够镇场。但夏承荫为了最震撼的效果,眼下就打算直接拿出这首大曲!反正清瑶也说了,这种曲子是要她们几个合作的! 夏承荫当场书写。你别说,夏承荫别的事都虚,但一手字还是不错。毕竟他的父亲以此闻名,他字写得太次怎么也说不过去,所以小时候总算下了番苦功,也是他唯一拿得出手的本事。 足足写了两页纸,这首大曲才算完成。 碧箫面带欣喜,示威式地看了一眼清瑶,直接拿起长箫,按照谱子吹奏起来。单一一种乐器,肯定无法完全展现出这首大曲的效果,但演奏主旋律是没有问题的。一首曲子听主旋律,也能听出好坏。 夏承荫这一次来求学,带着庞大的随从。其中“智囊团”都是来自各地、网罗而来的人才。这首大曲的作者曾经当过宫廷乐师,出手很是不凡,一首大曲层层叠叠,古典隆重,很容易将听众的情绪带起来。 碧箫的演奏水平也很高,方才看夏承荫写谱时就在酝酿如何演奏了。此刻,长箫的音色让这首大曲单薄中却透露出孤高,如同飞鸟越过沧海、白云穿过群山,生出高山仰止、一梦千年的感觉。 “好有气势的曲子!” “只听长箫独奏便有如此感触,真让人期待合奏的效果!” “碧箫姑娘奏得好,夏同学写得更好!” 一时间,夏承荫这一边的学生、教工纷纷叫起好来!无怪他们捧场,首先曲子确实不错,其次吃人嘴短……反正我们都是凭良心喝彩的! 第(3/3)页